观点文章

View

2021 . 07
观点文章
创新成果
我们的洞见
2023. 12
2023. 11
2023. 10
2023. 09
2023. 08
2023.07
2023.06
2023. 05
2023. 04
2023. 03
2023. 02
2023. 01
2022. 12
2022. 11
2022. 10
2022. 09
2022. 08
2022. 07
2022. 06
2022. 05
2022. 04
2022. 03
2022. 02
2022 . 01
2021 . 12
2021 . 11
2021 . 10
2021 . 09
2021 . 08
2021 . 07
2021. 06
2021. 05
2021. 04
2021. 03
2021. 02
2021. 01
2020. 12
2020. 11
2020. 10
2020. 09
2020. 08
2020. 07
2020. 04
2020. 03
2020. 02
2019. 12
2019. 11
2019. 09
2019. 08
2019. 06
2019. 05
2019. 04
2019. 03
2019. 02
2019. 01
2018. 11
2018. 10
2018. 09
2018. 08
2018. 07
2018. 06
2018. 05
2018. 04
2018. 03
2018. 02
2018. 01
2017. 09
2017. 08
2017. 07
2017. 06
2017. 05
2017. 04
2017. 03
2017. 01
2016. 12
2016. 10
2016. 09
2016. 08
2016. 07
2016. 05
2016. 01
2015. 07
2015. 05
2015. 01
2014. 12
2014. 11
暂无数据

【企业文化】切不可让使命成为「奢侈品」

作者:

赵彦春--k8凯发管理咨询副总裁

来源:

k8凯发管理V视角(ID: topduty)

企业的一切经营动作都应该围绕着使命展开,让使命为企业注入强大的力量。但只有高度激活、有效连接的使命,与公司业务真正匹配的使命才能产生驱动的力量。


在当今时代、当下中国的热词榜中,“初心”、“使命”的排位一定不会靠后,每个人、每个组织都能感受到她的热度。越来越多的组织在进行从利益驱动向使命驱动转变的探寻。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很多人依然会给使命贴上“高大上”“赶时髦”的标签。要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要么浩渺宏大、无从把握,要么高深莫测、神秘异常;很多组织的使命依然只停留在发言中、口头上、文件里、文化手册里……凡此种种,就会产生非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是企业都在强调使命、重视使命,另一方面却始终无法付诸行动,无法为组织带来真正的驱动力,让使命成了挂在嘴上、叫得最响但又离得很远、难以企及的一种“奢侈品”。


1、使命很贵,但不要让她成为最近的遥远


马克思《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评论家邓宁格的一段话: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毋庸讳言,资本是逐利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如果不盈利也就失去了作为企业的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忽视使命。


2019年8月19日,包括贝佐斯、库克等在内的181位顶级公司CEO签署《公司宗旨宣言书》,重新定义了一个公司运营的宗旨,他们宣称: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要知道,从1997年起,“商业圆桌会议”组织发布的每份声明文件都赞同“股东至上”的原则——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股东受益,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份《公司宗旨宣言书》强调,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公司领导团队应该致力于达成以下的几个目标:

向客户传递企业价值;

通过雇佣不同群体并提供公平的待遇来投资员工;

与供应商交易时遵守商业道德;

积极投身社会事业;

注重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这绝不是唱高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卓越组织对此有了高度共识。乐高CEO乔根·克努斯托普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虽然我们需要赚钱,但乐高集团有一个更深层的使命……金钱就像是身体里的氧气,我们不需要主动呼吸空气,氧气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我们的体内;我们不需要想着怎样赚钱,赚钱是我们完成使命后自然拥有的结果。反过来看,赚钱又是我们实现这一使命的入场券。”


由此可见,使命很贵,每个组织、每个个体都要珍视她、善待她,千万不要让她成为最近的遥远。


2、使命姓“使”,“使”企业能够安身立“命”


百度百科对使命的解释是:

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对组织而言,使命是一个组织为何存在的底层信念与原点,也是最高的战略与追寻。


德鲁克对管理的经典定义: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所以,使命不是为了装饰,不是写给客户、员工和社会看的,而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使命是“能使组织持续活下去的东西”,是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企业必须要回归使命的本源,让使命姓“使”。企业的一切经营动作都应该围绕着使命展开,让使命为企业注入强大的力量。但只有高度激活、有效连接的使命,与公司业务真正匹配的使命才能产生驱动的力量。


3、使命驱动,在于找到其正确的打开方式


使命给人们赋予一种工作的意义感,任何一个组织都期望能将自己的团队打造成一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高绩效团队,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让使命产生驱动的正确打开方式无非就三点:

一是认清使命驱动的真正价值;

二是清晰地界定使命;

三是将员工与使命连接起来。


第一点,使命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个人和组织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也是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者的共同特征,使命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败。


德鲁克基金会主席、著名领导力大师弗兰西斯女士认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必须要靠使命驱动。企业的使命不仅回答企业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做,是企业终极意义的目标。崇高、明确、富有感召力的使命不仅为企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使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明确工作的真正意义,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动机。


第二点,清晰地界定使命。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使命,明确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和事业定位,企业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在明确定位的指导下,企业才能够更加笃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才不至于“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第三点,必须要将员工与使命连接起来。很多企业的使命没有转化为行动、没有产生感召和驱动力的重要原因在于,员工的个人使命与企业的使命是脱节的,大家对企业的使命并非真正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去身体力行了。


USAA首席执行官罗布尔斯说,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员工与使命联系起来”。


一旦组织的使命与员工的日常工作、个人的岗位职责、组织的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连接,那么其产生的推力和驱动力将是难以估量的。


使命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是“装饰品”而是“驱动力”!